浙江省胸部肿瘤(肺、食管)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6月批复开放,重点实验室主任由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毛伟敏教授担任。聘请浙江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郑树森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,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、协和肿瘤医院赫捷教授分别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。实验室挂靠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内,在依托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下,自筹资金添置了表面增强激光解吸-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、Thermo Fish液相质谱、奥林巴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、MD高内涵分析仪、荧光倒置显微镜、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、全波长自动酶标仪、多功能酶标仪、活细胞工作站、全自动高通量组织研磨仪、DNA芯片系统、激光捕获显微切割(Life Arcturus XT)、ABI基因分析仪3130xl (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)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。并建立了多个技术平台如:肿瘤生物样本库、临床药物试验机构、博士后工作站、细胞生物研究室、放射生物室、分子病理学研究室、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、临床药理室、肿瘤信息学实验室、蛋白质组学研究室、国家卫生部批准的PCR实验室、流式细胞临床检测实验室和SPF级动物实验房,实验总用房2500多平方米。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毛伟敏教授的带领下,建设了一支多学科、高层次为主体的团队成员共73人,其中有正高级职称24人,副高级职称24人,中级职称15人,初级职称10人,也包括了引进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及留学归国人员多名。并围绕胸部肿瘤(肺癌和食管癌)的早期诊断、复发和转移等关键问题,开发了肿瘤诊治新技术,建立科学合理的诊治流程,实现了在循证医学指导下的规范化、个性化肿瘤综合治疗,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。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:1. 食管癌早诊早治,个体化治疗和预后标志物研究1.1 食管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研究该领域承担了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,其中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“浙江省地域性食管癌重要易感基因、治疗敏感基因SNP及其单倍型筛选鉴定及相关功能研究”,卫生部中央补助地方癌症“早诊早治”项目中“浙江省仙居县食管癌筛查及早诊早治”项目,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-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“食管癌特异性miRNA的筛选及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”,浙江省自然科省基金“表遗传与miRNA相互调控机制在食管癌中的作用”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“食管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”等。获得各级奖项3个,其中 “食管癌切除和成形的术式改良”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。1.2 食管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和预后标志物研究 该领域承担了省厅级以上课题多项,包括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“VEGF基因与COX-2抑制剂对食管癌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”,浙江省医药卫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“survivin与VEGF双RNA干扰对食管癌放射敏感性影响”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“RNA干扰VEGF基因联合反应停对食管癌放疗增敏作用研究”等。还承担一项食管癌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“泰欣生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随机、双盲、多中心临床研究”和参与东部肿瘤协作组2项食管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试验。2. 肺癌早诊早治,个体化治疗和预后标志物研究2.1 早期肺癌诊断、治疗和复发预测研究该领域承担了省厅级以上课题多项目,包括浙江省科技计划(公益技术应用研究)项目“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”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“肺癌临床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”等。2.2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和预后标志物研究 该领域承担了省厅级以上课题多项目,包括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-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“miRNAs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”,和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风险预测分子模型的建立”;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“DNA修复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研究”等。获得各级奖项多个,包括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等奖“miRNA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调控”,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“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试剂盒的开发”等。几年来,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,发表论文60余篇, 其中包括被SCI收录33篇,其中夏李明医师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(中科院TOP期刊,2012年SCI影响因子6.198)发表两篇重要论文。 出版专著4本,获得专利3项。得到国家级权威机构认可的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: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肿瘤登记工作省级单位突出贡献奖、我省癌症发病登记资料被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十卷收录,国内仅有12个登记处资料被收录,浙江省占据了3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