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(以下简称中俄研究院)建立于2016年,位于浙江长兴画溪新能源小镇“长兴新能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”,科研实验区域面积7000余平方米。主要致力于新型化学电池技术、新功能材料、增材制造技术及合金粉体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、技术转化、技术服务与支撑。 中俄研究院科研团队由中俄双方科技人员构成,核心成员包括3名院士、多名专家、教授及领军人才等,是一支国际化创新型的科研团队,尤其在功能材料、新能源电池技术、增材制造等领域有着不凡的实力,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拥有“准固态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”、“LLZO固态电解质”、”有机无机陶瓷复合隔离膜”、“高效集流体导电胶”、“相分离多孔电极”、“聚阴离子高能正极材料”、“5V高电压功能电解液”等产业前沿核心关键技术;在电池集成优化、热场分析、IBMS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梯度利用,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, 在Ti 、Ni基粉体合金材料、ALN、 GC等功能材料上以及增材制造领域方面储备了大量技术资源,团队多次承揽国家级、省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,具有雄厚的科研攻关实力。 中俄研究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、俄罗斯科学院、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浙江工业大学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、中关村新型电池产业联盟、中国航天湖南天麓新材料、俄罗斯NOROMIN、德国ZOZ、NETZSCH(耐驰)、奥地利STARD等国内外高校院、知名公司合作设立了多个研究平台及创新中心,包括《中俄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》、《中俄新材料与增材技术科教中心》、《国创中心动力电池联合实验室》、《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-浙江实验室》、《浙江省绿色电池创新中心实验室》、《新型电池技术创新中心》、《浙江省“一带一路”功能材料研究中心》、《院士专家工作站》、《研究生实践基地》、《国际研究生院》等多个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,入选《湖州市南太湖精英团队》、《浙江省西湖友谊奖》、《浙江省国际合作基地》等。 中俄研究院注重科研投入,近年来斥资数亿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300余台套,拥有TOF-Q、TOF-SIMS飞行时间质谱、气-质-红外联谱、ARC、高低温激光热导、微量热、等离子球化、激光沉积、原子沉积、气相沉积等一流的科研设备。分别设立了“化学实验室”、“电化学实验室”、“热电化学实验室”、“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室”、“机械化学实验室”、“沉积改性实验室”、“电子电控系统实验室”、“增材制造实验室”、“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实验室”、“装备制造加工中心”等公共技术平台;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增材制造等领域为行业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、科研支撑、标准研制、试验验证、材料检测、产品认证、知识产权协同运用、企业技术攻关、工程技术人员培训、项目可行性评价等服务,承担国家前沿技术攻关,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研究,解决企业“卡脖子”关键技术等科研课题及项目,引领帮助行业企业转型提质。 中俄研究院立足于基础科学、应用科学与实验科学的有机结合,围绕着科技创新转化,本着共享、共建、共赢的理念,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,成为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区域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