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2011

...
奖项等级:
一等奖
奖项类别:
科学技术奖
主要完成单位: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,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
主要完成人:
李兰娟 李君 黄建荣 章益民 曹红翠 杜维波 盛国平 潘小平 喻成波 高长有 宋涛 吕国良 刘小丽 徐威

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肝衰竭由于肝细胞大量急剧坏死,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,预后极差,内科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死率高达60-80%。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,如能探寻确实有效的肝衰竭治疗新方法,暂时替代衰竭的肝脏功能,将有望使得肝衰竭患者度过难关,获得肝脏再生的机会或延长患者等待供肝的时间。本研究在国家“863计划”、国家“十一五”科技攻关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“国家十一五重大传染病防治”科技重大专项等资助下,针对肝衰竭病死率高的难题,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,引进最新的基因组学、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,结合肝脏再生医学理论与技术,以肝衰竭替代治疗为着眼点,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到临床诊治,开展了一系列的连续性深入研究工作,在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。创建了国内首株可逆性永生化人肝细胞,构建微囊化转瓶大规模培养体系,为生物人工肝提供安全、足量的细胞源;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微囊化悬浮型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”,易于放大和物质交换,有利于肝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发挥;创制了国内首台模块化设计、在线监测、智能控制的混合型人工肝系统;创新了非生物人工肝疗法,持续性清除毒素、减少血浆用量,明显提高了中晚期肝衰竭患者生存率;并首次建立了肝衰竭病情评估模型以及预后预测体系,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。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共36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,被SC引用80余次,国际会议摘要7篇, 申请专利15项,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,公开发明专利6项。本研究还培养了博士研究生5名,硕士研究生5名。同时制定了"肝衰竭诊疗指南"和"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",指导国内300余家医院应用。课题负责人李兰娟院士主持召开了5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会议,5次人工肝全国学习班,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。最近李兰娟院士又应邀任2012年第13届“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会议”大会主席和2013年第9届“国际血液净化学会年会”大会主席并将作“人工肝研究”方面的主题报告。极大的提升了我国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的国际地位。


 
 
 
 
 

按条件搜索

主办单位:浙江省科学技术厅 承办单位: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浙江天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:0571-85214237 网站地图

浙ICP备10026396号-5  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189号  网站标识码:3300000099 标识编码:CA120000000406845950008

建议使用IE10+、Chrome、360极速等浏览器,1024*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