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成果针对浙江省乃至我国杂交水稻高产与优质、 抗病不协调的矛盾, 通过种质资源的发掘、 鉴定、 研究, 创造性的以低纬度、 高海拔的带云南粳稻血缘的恢复系万恢88作为新的不育胞质资源, 利用稻瘟病区鉴定和异地高温伏旱与正季田间、 室内选育相结合进行稻米品质早代鉴定和花药培养等生物技术, 定向选育成大粒优质、 抗稻瘟病性好、 异交率和配合力高的综合性状优良的高原粳型新细胞质不育系内香2A、 内香5A、 内香6A、 内香7A, 同时综合运用超级杂交稻育种亲本选配理论与方法, 育成品质优良、 氮肥利用率高、病虫抗性强的具有良好推广前景的16个内香系列品种, 24次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, 其中, 内2优6号、 内5优8015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, 内香2550、 内5优39等4个品种12次被遴选为国家或省级主导品种。新育成的品种, 通过高产、 高效栽培技术和高产制、 繁种技术研究, 形成了以精量播种、 培育壮苗、 宽行稀植、 定量控苗、 精确施肥、 综合防治等技术为核心, 一季中稻+再生稻模式为补充的内香系列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以 “920” 施用、 花期调节、 肥水控制等技术为核心的不育系亲本繁殖、 杂交种制种高产技术规程, 有力促进了成果的转化应用, 截至2014年, 高原粳型内香优系列杂交稻品种累计推广1.4亿多亩, 其中项目组育成品种累计推广 8300 余万亩, 新增稻谷 23.4 亿公斤, 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9.27 亿元, 为国家粮食安全、 稻米品质的提升、减肥、 减药、 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作出巨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