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长毛兔虽占世界总饲养量的90%,但长毛兔饲养长期依赖外来品种,适应性差、繁育方式传统落后,良种化程度低,同时良种的繁育推广体系不健全,长毛兔生产处于较低水平,只均年产毛量不足1000g。本项目通过长毛兔新品种选育和技术创新,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长毛兔新品种,研究出长毛兔育种关键技术;同时开展了产业化应用。2012年浙系长毛兔核心种业建设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,浙系长毛兔已成为我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优良品种。主要技术成果包括: 1、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长毛兔新品种。2010年浙系长毛兔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((农07)新品种证字第2号),成为我国育成的第一个长毛兔品种,也是浙江省建国以来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。改变了我国长毛兔养殖长期依赖外来品种的被动局面,对我国长毛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品种保证。 2、建立了一套长毛兔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。提出和修订了部分长毛兔性能评价指标,建立了长毛兔主要选育性状的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方法,研究提出长毛兔微卫星标记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,构建了长毛兔常规选育结合分子标记的育种关键技术。 3、培育了嵊州系、镇海系和平阳系3个长毛兔专门化品系,生产性能优良、体型大、兔毛品质优、繁殖性能好、适应性广、抗病力强、遗传性能稳定,成年平均体重公兔5282g、母兔5459g,估测年产毛量公兔1957g、母兔2178g,浙系长毛兔各项生产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 4、建立了长毛兔育、繁、推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,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、科技培训、防疫服务、饲料供应、规模饲养、收购服务等六大服务体系,实现了长毛兔规模化生产的高产、高效。 5、培育的长毛兔新品种进行了产业化应用,三年来向全国20多个省(市)推广浙系长毛兔新品种80多万只,通过扩繁、人工授精、杂交改良和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等措施,带动全国10万多户农民饲养浙系长毛兔,饲养规模达到500多万只,占全国长毛兔饲养总量的12%以上,位居全国长毛兔各品种之首,近三年累计增产兔毛7500多吨,增加兔农直接经济效益16.5亿元。
|
|
|
|
|
|
|
|
主办单位: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: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浙江天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:0571-85214237 网站地图 浙ICP备10026396号-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8189号 网站标识码:3300000099 标识编码:CA120000000406845950008 建议使用IE10+、Chrome、360极速等浏览器,1024*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|